- 2025年08月16日
- 星期六

据乌克兰官方媒体《UNITED24 Media》报道,到2025年8月6日,乌克兰军队在库尔斯克地区反攻获得了显著成果。瑟尔斯基所声称的“库尔斯克大捷”不仅展示了乌克兰军队的“先发制人”能力,还声称造成俄罗斯军队超77000人伤亡及4000名朝鲜士兵阵亡,这无疑是在为乌克兰军队打气,增强士气。然而,既然如此高调,也就意味着相应的反击将不可避免。

以色列方面表示,这一决定主要是因为对中国车辆嵌入式摄像头和传感器可能导致的数据泄露感到担忧。更具体地说,他们担心这些设备能够通过高速网络把实时的音频、画面以及地理位置信息回传给外部,进而可能被敌对势力利用。从今年7月开始,这一限制已经在特定基地悄然实施,而如今扩展到整个国防军。这样的步骤显然不仅是基于情报分析,而是折射出以色列在技术安全上的强烈焦虑。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8月8日是美方给出的俄乌达成和平协议的所谓“最后期限”。距离“最后期限”仅剩1天时,传出俄美将举行元首会晤的消息。俄方率先表态,并给出合适的会议地点之一——阿联酋,美方随后回应。而对于俄乌冲突当事方领导人,即普京与泽连斯基的会晤,美俄都较为默契地“规避”了。

老话说“陆军长翅膀,神仙挡不住”。美军深谙此道:CH-53K“超级种马王”驮着16吨重装甲车,悬停、投送一气呵成;俄罗斯的米-26更夸张,连主战坦克都敢往天上拽。中国呢?守着直-8系列直升机三十多年,最大载重卡在5.5吨,运个吉普车还得拆零件。高原演习时,战士们挤在狭小机舱里缺氧,重武器只能靠卡车盘山路龟速前进。这哪是“立体突击”?分明是“瘸腿冲锋”。

8月7日,南昌市公安局红谷滩分局发布警情通报称,2025年7月7日凌晨1时,我局接群众报警称:某工地工人游某某收工离开工地后很久没有回到工地宿舍,工友四处寻找没有找到,请求帮助。属地派出所立即组织搜寻,凌晨1时50分左右,在距工地宿舍约800米处田地里发现游某某遗体。

已加载全部内容
已经没有更多文章了